定西拼团购房198群(208)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163人申请入群

京津考虑出台新政策控房价 将提高首付比?

发布时间: 2016-09-01 09:51:27

来源: 中财网

分类: 本地楼市

10269次浏览


在新房价格7月份跳涨了27%的上海,当地政府近期将召开会议,考虑调整土地和住房政策,以抑制近期上涨的房价和地价。考虑的措施包括收紧银行贷款政策以控制土地融资,同时也准备调整购房贷款政策,实施即认房又认贷的标准。据三位知情人士称,北京和天津也在考虑出台新的举措控制房价。

中共中央7月26日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强调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同时还提到要抑制资产泡沫。在前期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支持和宽松货币组合拳帮助经济增速企稳之后,中国当局目前偏向于通过改革来刺激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11月份进入降息通道,并出台一系列其它的宽松举措,帮助刺激了很多大中城市的住宅成交量大幅攀升。过去一年中,北京的新建住宅价格跳涨了21%,天津上涨了16%。在南方的深圳,火热的市场需求推动房价过去一年飙升了将近60%。

出手控房价的不止这些一线大城市,江苏省会南京和华东制造业基地苏州都在本月稍早针对部分购房群体提高了二套房的贷款首付比例,此外,东南都市厦门以及中部省份安徽的省会合肥也出台了相应的限制性举措。

上海考虑的政策

知情人士称,上海市政府在考虑的政策包括,部分首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五成,凡有贷款记录的不管首套还是二套,贷款首付均为七成。上述知情人士不愿具名,因信息未公开。有两位知情人士称,上海银监局本月早些时候已与银行开会沟通,讨论调整房地产政策。

今 年稍早,上海已经出台过一轮为楼市降温的举措。3月份,上海市政府对非上海户籍人士提高限购门槛,提高了部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并叫停不受监管的场外配资 业务。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的年限,从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3年内在该市累计缴纳2年以上,调整为自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

控制供给

上海市政府的政策瞄准的不止是房价,同时还有飙升的地价。某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称,今年上海土地出让的平均楼板价达到了每平米21,86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逾一倍。

上海市政府在网上发布的竞价信息显示,在8月17日一次住宅用地招标中,中标的融信每平米拍出100,315元人民币。根据数据,这一单价创下住宅用地的全国最高纪录。此后一周浦东和普陀区的三宗土地出让因此被取消。

上海或9月出台楼市调控方案 不排除提高首付比例

“”之月

一线城市中,上海因为频出引来各方关注,自融信110亿拍下内环一块住宅用地引爆市场刷新全国土地成交史上最贵纪录之后,此后一周,上海陆续暂停4地块 的出让。这种反常的做法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联想,关于上海将收紧调控的预期让业界感到如临深渊。而本次“潮”与以往不同的是,民企代替国企成为拿地主 力,民企的行为往往代表了整个市场的判断,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同时,险资及产业资本也纷纷流入土地市场。可以看出,“资产荒”也是造就涌现的一个深 层推手。

但是,火爆的市场并没有掩盖住风险。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信用评级或展望却在被下调。这种矛盾反映出,房企的负债率和财务状况并没有改善,国际投行和评级机构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风险以及泡沫破裂普遍担忧。

“以前都是国企拿高价地,最近都变成了民企。”某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总体来说,国企的资金实力强于民企,其拿地行为也往往带有国有资产保值的“性质”,具有一定的个案性质。民企的行为则往往代表了整个市场的判断,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仿佛还未从“”的狂欢中清醒,上海连续暂停三宗土地出让的反常做法,已让业内噤若寒蝉。

在资金面宽松、房屋交易火爆、供应不足等各项因素的刺激下,今年的土地市场异常兴旺。到8月,住宅交易早已降温,土地市场却继续走向极致。截至目前,本月全国共诞生47宗超过10亿元的地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地块达到33宗。8月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月”。

从连续发布的中期业绩来看,这些“”似乎并未给企业的资金面带来影响。事实上,按照房地产开发的正常周期,高价地项目影响要到明后年才能真正体现。

但这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不容忽视,且纵观历史,“”的出现往往是引发政策打压的导火索。在暂停土地出让后,上海已传出在信贷层面进行收紧的消息,北京、深圳也有类似的风声传出。同样从本月开始,业界的情绪也开始转据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策继续从紧将不可避免。

“月”的诞生逻辑

8月17日,上海静安区的一宗商住用地“中兴社区N070202单元地块”开始出让。经过一个多的激烈竞争,该地块以110.1亿元的价格竞出,得主为福建房企融信地产。

据估算,这块地的溢价率达到139%,名义楼面价为10万元/平方米,扣除商业配套及保障房,可售部分的楼面价达到14万元/平方米,创中国历史“”纪录。

在 这宗“里程碑”式地块诞生时,似乎没有人预料到它将要引发的连锁反应。一天后的8月18日,上海中止了浦东新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20-10、21-10地 块的出让;8月22日,浦东新区唐镇新市镇D-04-06地块也停止出让;8月24日,普陀区苏州河滨河地区的一宗土地出让也被暂停。

在某地产首席分析师看来,“”的出现是今年中国土地市场的一个缩影。根据该机构的统计,截至8月25日,今年全国已出现单宗超过10亿元的地块303宗,去年同期只有150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地块达到153宗,而去年同期仅有6宗。

这些“”主要分布在热点一二线城市及其辐射地区,今年以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天津等地成为“区”。

随着住宅交易市场的升温,“潮”早在今年4月就开始出现。但在住宅交易已连续3个月降温后,土地市场的高烧仍持续不退,并在8月再度攀高。

8月以来,全国单宗土地价格超过10亿的地块合计有47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高达33宗。

事实上,除“”价格之高,诞生之密集外,还有两个特征容易引起监管层的警惕。“以前都是国企拿高价地,最近都变成了民企。”总体来说,国企的资金实力强于民企,其拿地行为也往往带有国有资产保值的“性质”,具有一定的个案性质。民企的行为则往往代表了整个市场的判 断,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今年年初曾频繁拿地的信达、葛洲坝等央企,近期动作已明显放缓。而包括新晋“”得主融信在内,民企已成为土地市场的主角。

另一个特征在于其他资金的进入。下半年以来,前海人寿、中英人寿等保险资金都有独立拿地的记录,还有一些产业资本以联合拿地的形式进入房地产市场。这种畸形的资金流动同样值得警惕。

调控政策“在路上”

与“”同步出炉的,是上市房企的中报。受益于上半年的旺盛销售,多数企业的业绩亮眼,这也使得其疯狂拿地的行为具备了一定的合理性。

以获取单价“”的融信为例。上半年融信实现合约销售收入132.2亿元,同比大幅提升261.92%。截至今年6月,其净资产负债率也同比下降63.6%,至90%的水平。

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风险。按照房地产开发的正常周期,高价地项目对业绩报表的影响要到明后年才能真正体现据记者采访的多位从业者也直言,对于近期的土地市场有些“看不懂”。尤其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随着一系列高价地的入市,高端住宅市场正出现供应过剩的端倪,并将给这些项目带来巨大的去化压力。

就当下市场而言,业内人士认为,如此频繁的诞生“”,势必对房价起到抬升作用。而其对心理预期的影响已经形成。

回顾历史,“”往往是引发政策的重要导火索。2010年3月16日,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北京楼市就出现“一日三”的“奇观”。一个月后,调控楼市的“国十条”重磅出台。北京也于当年4月底出台全国首个“限购令”。

如今的局面,似乎比当初有过之而无不及。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从业者的预期都趋于悲观,他们普遍认为,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判断,政策层面的收紧已不可避免。

上海有可能在今年9月出台一个“软着陆”的调控方案,主要针对市场中的投资者。且不排除提高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信贷政策。

深圳的调控政策似乎也在路上。广东省有关部门正在指导深圳加强房地产的调控。根据官方的信息,8月26日深圳将有一批宝安区的土地集中上市。此举容易被理解为缓解市场的“饥渴”。

至于北京,在两个多月的住宅用地“断供”之后,下半年加强推地被认为是大概率事件。为防止高价地的出现,北京可能同时推出一些限制地价的举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厦门、南京、苏州等城市出台调控政策之后,其余的“强二线城市”,如合肥、武汉等地,也被认为存在政策收紧的强烈预期。也即,政策调控的范围也将伴随“”,出现“梯度传递”的现象。

国土资源部下属的土地勘测规划院曾在7月的一份报告中做出如下警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升温或回暖的城市范围向三线热点城市扩大。对此,需要“跟踪和关注区域发展战略下,土地市场空间格局的变化”。

责任编辑: qiuyun

团购报名